今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明白准确地提出实施设备更新、回收循环利用等四大行动,包括大力推动生产设备、用能设备、发输配电设备等更新和技术改造。电网企业资产密集、种类非常之多,实施大规模设备更新,必然涉及原有设备退役处置。作为电网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末端环节,加强退役处置有利于减少管理漏洞、降低经营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产利用效率,对电网发展、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有着深远意义。电网是推进大规模设备更新行动重点行业,需要把握好“新”与“旧”、“进”与“退”的关系,持续优化退役处置,确保设备有序、安全、合规退出生产。
长期以来,电网企业持续完善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体系,建立完整退役处置管理机制,为电网资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目前电网企业资产退役管理主要有三大环节:一是制定退役计划。设备管理部门每年定期组织编制年度退役计划,并对退役资产进行预鉴定,形成处置初步意见。二是退役鉴定与拆除。退役申请通过后开展鉴定,鉴定分类为报废资产、直接可用、修复可用等,再进行退运拆除、回收与修复、退役资产入库等步骤。三是报废或再利用。报废资产处置方式包括招标、拍卖以及产权交易机构交易等,难以入库或入库不经济的可在合规及环境保护的条件下采用现场处置。再利用途径主要有产生供电局内部消化、上一级单位划转调配、跨省调拨等。
电网企业在退役处置方面已经探索形成了较多亮点,包括退役鉴定标准化、高效分离与绿色回收、多措并举再利用、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等。如2023年广东电网公司、深圳供电局等将400余台退役及闲置资产调拨至西部地区,推动资源的盘活利用;深圳供电局试点退役资产直退仓库及主动回收模式,通过“即拆除即回收”,将拆除到退库所需时间由1个多月缩减至3个小时。国家电网各省级电力公司近年以实物“ID”为纽带,对电网资产进行编码,跟踪退役资产处置状态,掌控整体进展及完成情况,实现线上监控。
目前电网企业面临的资产退役处置管理压力日渐增长,出现了新问题、新挑战,在系统性、体系化等方面还需要持续优化完善。
退役规模扩大增加处置难度。近年来因技术更新、电网改造等因素导致设备提前退役,极端天气、自然灾害频发也对设备寿命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退役规模扩大、处置渠道不足等,将引起积压导致仓储维护成本增加、设备丢失风险上升、难以集中管理,同时存放时间过长易发生废物泄漏。
资产退役制度标准仍需完善。电网企业退役全流程管理上位制度尚未完全建立,部分制度针对性、可执行性需进一步提升,如部分电网企业试验仪器设施退役鉴定暂无明确标准,基层单位执行有关技术导则存在一定操作难度,设备鉴定启动门槛较高等。
资产退役管理精细程度有待加强。部分电网企业资产鉴定、仓储维护、统筹利旧等环节分属不同专业部门管理,工作要求不一致、标准不统一导致衔接效率降低。退役计划与项目可研、资本预算等关联不充分,影响退役计划准确性;退役计划执行全过程监控系统支撑不完善。
一是加强退役处置制度建设与机制保障。持续完善电网企业资产退役全过程管理制度,进一步明确各环节工作要求及分工界面,指导相关工作高效开展。从实际执行方面出发健全优化各类资产退役鉴别判定技术标准及操作指引,提升鉴定工作实操性。优化报废资产管理考核机制,促进资产退役由结果管控向全过程管控转变。
二是加强规划设计与退役计划等源头管控。加强规划设计等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前端环节综合统筹,提前在规划阶段考虑资产退役处置的合理方案。细化资产退役计划编制要求,加强退役计划执行刚性,将退役计划执行准确率纳入管理要求。
三是加强设备标准化建设和延寿技术探讨研究。提升设备标准化水平,提高通用替代能力和再利用可能性。对标国际标杆,通过先进的技术手段,逐步延长主要设备使用的时间,延长资产受益周期,有很大成效避免出现资产退役规模高峰。
四是积极探索资产处置新模式。研究建立专业的废旧资产回收体系,推动传统“整台”处置向“原材料”处置转变,如将报废变压器、开关柜等“整台”物资拆解为铜、铝、铁、硅钢等原材料,开展分类分拣、打包竞价。全面畅通跨省调拨通道,简化闲置物资跨区域、跨法人调拨手续,制定激励政策、定期匹配供需、强化合规管理,促进利用效能提升。
五是优化资产退役处置协同。推进退役报废及闲置物资再利用计划与资本预算、预算计划、项目进度计划相统一,强化过程职能监督,确保规范处置,实现退役资产“应收尽收、应用尽用”。
六是多维度强化数字化支撑。健全资产管理与财务管理接口,通过数字化手段推动退役全流程可视化,支撑设备退役计划执行全过程监控。完善退役闲置资产、物资共享平台,促进闲置再利用流程高效运转。
上一篇:国网焦作供电公司:强化废弃陈旧物资处置 实现增值创效
下一篇:安全生产奖惩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