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国西北海岸一望无际的金黄沙滩上,在一块地势较高的滩地上,整齐地停着几十辆大、小汽车。汽车的前方几米处围着一群德军军官,一边在查看手中的海岸防御图,一边用手向远处修建的防御设施指指点点。
在这群军官中间,有一位佩戴元帅军衔的长者,他就是69岁的德军西线总司令冯·伦德施泰特陆军元帅。此刻,他正在率领有关军官视察德军对抗盟军入侵的海岸防御设施。
伦德施泰特,1875年12月出生在阿舍斯莱本一个军人世家。1907年毕业于军事学院,曾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战。1938年晋升大将后退役。1939年8月再次服役,并立下赫赫战功,是德国军界资历最老的陆军元帅。
然而他此刻的心情并不轻松,能够说是忧心忡忡。事实上,从1942年3月,希特勒任命他为德军西线总司令兼“G”集团军群司令的那一刻起,心情就没有放松过。
在两年前,这道壁垒几乎还没有一点点痕迹。一直到1942年,元首和趾高气扬的纳粹党人还觉得胜券在握,海岸防御毫无必要。那时卐字旗四处飘扬,不费一枪一弹,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就被收入囊中。早在1939年波兰就被德国和苏联瓜分。战争开始还不到一年,西欧诸国就像熟透的苹果一样纷纷落地。丹麦陷落只用了一天。挪威被从内部渗透,费时稍久,用了六个星期。接着在五月与六月,没有一点形式的前奏,希特勒麾下的德军利用闪电战长驱直入,仅仅27天,荷兰、比利时、卢森堡和法国就接连屈服,英国人则在敦刻尔克被赶入大海,令全世界瞠目结舌。在法国崩溃后,唯一剩下的就是英国,真可谓孤单又形影相吊。希特勒要“壁垒”,又有何用?
可是希特勒并没有进军英国,将军们请求他这样做,但他却在空等,以为英国人会祈求和平。跟着时间的推移,局势迅速发生着变化,由于得到了美国的援助,英国开始经历缓慢却坚定不移的复苏。1941年6月,希特勒入侵苏联,如今深深的陷了进去,他看到法国海岸不再是一块进攻的跳板,反而成了防线年秋,他开始和将领们谈论要把欧洲变成一个“无法攻克的堡垒”。到12月美国参战后,元首在世人面前吹嘘说:“从挪威芬兰边境的希尔克内斯到法国西班牙边境的比利牛斯省,有一道由要塞和坚固的堡垒构成的防线……这条防线在任何人面前都坚不可摧,这是我不可动摇的决心。
即使在直接面对英国的海峡最窄处的岸边,防御工事也毫无影踪。可是希特勒已经对堡垒的想法着了迷,时任陆军总参谋长的弗兰茨·哈尔德大将,清楚地记得希特勒首次勾勒他那荒谬设想时的情形。哈尔德永远不能原谅希特勒拒绝入侵英国,他对这套想法反应冷淡。他壮着胆子建议,这些工事“如果真有必要建立”,也应该建立在“军舰舰炮轰不倒的海岸线后的纵深处”,否则岸防部队会被敌军火力压制得动弹不得。希特勒快步走过房间,来到一个铺着一张大地图的桌子跟前,足足发了五分钟让人难忘的脾气。他一边用紧握的拳头猛锤地图,一边咆哮:“炸弹和炮弹会落在这里……这里……还有这里……会落在壁垒的前面、后面和上面……可是待在壁垒里的军队却安如磐石。紧接着他们将从里面冲出来投入战斗!”
哈尔德一句话也没有说,可是他知道,最高统帅部里的其他将军也同样知道,尽管第三帝国赢得了那么多令人陶醉的胜利,可元首已经在担心第二战场了——西欧登陆。
然而,在修建防御工事上仍然没什么行动。1942年,当战争势头变得对希特勒不利时,英国的突击队员开始袭击这个“无法渗透”的欧洲堡垒。接着又发生了战争中最为惨烈的两栖突击战。这次战斗中5000多名英勇的加拿大人在迪耶普登陆,这是大规模登陆行动的一次牺牲惨重和两栖作击的预演。盟军的策划者们摸清了德国人对港口做了何等坚固的设防。这次两栖登陆行动,加拿大官兵伤亡3369人,其中900人失去了生命。这次进袭虽然以惨败告终,但是他让希特勒大为震惊,他对将军们怒吼到,“大西洋壁垒”,必须以最快速度完成,工程必须“不顾一切代价”都要加速进行。
事实上也果真如此,成千上万奴隶般的劳工夜以继日地修筑工事,光水泥就用了好几百万吨。水泥需求量太大,导致希特勒统治下的欧洲再也无法为建造别的东西弄到一点点水泥了。钢铁的需求量大得惊人,不过这种物资本来就供应不足,因此工程师们不得不少用或不用,其结果是只有少量地下掩体和小型钢筋混凝土掩体安装了旋转炮塔,因为炮塔是需要用钢铁来制造的。这样一来,火炮的射角不得不受到限制。对材料与装备的需求如此之大,连法国马奇诺防线上的老装备与德国边境工事群上的设施都被拆去一部分,以供“大西洋壁垒”之需。到1943年底,虽然整个壁垒远未完成,却有50多万人在为它工作,工事本身也已成为一个具有威慑力量的实体。
希特勒要求在重要港口和潜艇基地周围每个45m就浇筑一个钢筋水泥堡垒,使之构成串联的环节,海岸的其它地方则每隔80m修建一个。海军岸炮基地和潜艇基地,另有特殊的要求,墙壁和天棚要有4m厚的钢筋水泥浇筑。
希特勒要求“大西洋壁垒”上的重机枪、坦克、反坦克炮都要进行伪装防护,以便对付盟军的饱和轰炸。他提醒说,每一个钢筋水泥掩体的设计必须把一切都考虑进去,要能防毒气,同时必须有氧气供应。盟军会使用凝固汽油弹,掩体必须有台阶和突出物,以便阻止燃烧的汽油流入掩体。每个大一点的掩体,要配备火焰喷射器。
伦德施泰特心里很清楚。如果“大西洋壁垒”要建成像希特勒要求的,或像宣传的那样强大,需要十年时间。然而,希特勒又下达了特别命令:必须于1943年5月1日前完成上述任务,并配备齐全兵力。
老谋深算的冯.伦德施泰特从来就不相信什么固守防御。1940年他策划了对马奇诺防线的外线迂回,并大获成功,这一行动导致法国全线溃败。在他看来,他的元首希特勒的“大西洋壁垒”无非是一个“巨大的骗局……更多是用来骗骗德国老百姓,而不是用来对付敌人的……因为敌人通过他们的间谍,知道的情况比我们多”。壁垒只能“暂时迟滞”盟军的进攻,却无法挡住它。冯·伦德施泰特深信,最初的登陆是根本拦不住的。他粉碎入侵之敌的方案是把大批德军从海边往后撤,等盟军登陆后再攻击对方。他相信,攻击的最佳时刻是敌人立脚未稳,比较虚弱,没有健全的补接线,正打算将一个个孤立的登陆场连成一片的时候。
1943年10月,这位德军西线总司令,仔细视察了海岸防御情况。随后,他向元首希特勒上送了一份报告,大意是岸防工事不足,部队太分散。结论是:他的部队只能是“有条件地做好战斗准备。”
他歇斯底里地对着伦德施泰特等将军大骂一通后,立即发出第51号元首指令。指令说:各种迹象说明,敌人计划最迟在1944年春入侵法国。最大可能的登陆地点是多佛尔海峡的加来海滨,必须最大限度地加强该处的防御。未经他本人批准,不得再从西线调走部队,一旦敌人登陆成功,必须组织强大的快速战略预备队实施反击,将敌人赶入大海。
1943年1月5日,希特勒在“狼穴”召见隆美尔,命令隆美尔前往西线,负责加固“大西洋壁垒”。隆美尔的职务,希特勒任命隆美尔为德军B集团军群司令,该集团军群下辖驻加莱的第15集团军和驻诺曼底的第7集团军。置于西线总司令伦德施泰特指挥之下。但是,隆美尔保留有一定的权限,即在入侵发生时有权指挥第7集团军和第15集团军,不过其辖区仅限于从法国海岸算起向内陆延伸15英里至20英里范围内的作战地带。大多数装甲师不由他指挥,而是编入施韦彭堡将军指挥的装甲集群。
12月,隆美尔先视察了与英国隔海相望的全部海岸防御工事,随即着手布防。隆美尔不愧为优秀的指挥官和出色的工兵专家,他指挥一支有50万苦工组成的劳动大军,日夜赶工。这些苦役在海水底下和地雷密布的海滩设下大量钢筋混凝土障碍物。在海岸上,构筑了许多隐蔽得很深的炮台,以控制所有可能强行登陆的地点。此外,在盟军可能的登陆地点上还布设有反坦克陷阱、带刺铁丝网、工事坚固的步兵掩体以及厚壁碉堡。海岸后面设下雷区,再后面,平坦的田野上,则筑起鳞次栉比的哨所,以便准备粉碎盟军的任何空降行动,德军还在诺曼底海岸后面沼泽遍布的低地上,特别是在重要港口瑟堡南面的科唐坦半岛底部地区,引入大量海水,已增加盟军空降实击时的困难。
对于伦德施泰特的理论,隆美尔却表示不敢苟同,他坚信粉碎进攻只有一个办法:予以迎头痛击,要把援军从后方调来根本来不及。他确信,持续的空袭与来自海上与陆地的重炮轰击肯定会打垮增援部队。他认为所有的一切,步兵师也好,装甲师也好,都必须在海岸或稍稍靠后的地方严阵以待。
隆美尔的副官清楚地记得隆美尔归纳出他的战略思想的那一天。当时他们两人站在一片荒凉的海滩上,个子不高但很结实的隆美尔穿了一件厚大衣,脖子上围着一条旧围巾,走动时挥舞着他那根元帅杖,那是一根两英尺长的银头黑棍,挂着红、黑、白三色流苏。他用权杖指着沙滩说:“战争的胜败要在海滩上见分晓,我们只有一次机会能挡住敌人,那就是当他们还在水里挣扎着想要上岸的时候。预备队无论如何都不可能及时赶到登陆点,指望他们是一件蠢事。主防线就在这里,我们所有的力量都得部署在海边。相信我,朗,入侵的最初24小时将是决定性的……对同盟国的军队也罢,对德军也罢,这一天都会是最长的一天。”
总的来说,希特勒同意隆美尔的计划,从那时起,冯·伦德施泰特就只是一个有名无实的总司令了。只有当冯.伦德施泰特的命令与自己想法一致时,隆美尔才会执行。
在短短几个月里,隆美尔雷厉风行,使整个局面得以改观。他命令部队在当地强制征集的劳工营配合下,在每一个他认为可能会登陆的海滩上竖起笨重的抗登陆障碍物,这些障碍物被称为“捷克刺猬”的钢制多裂角锥形桩砦,、被称为“比利时门”布满锯齿的大铁门的反坦克障碍物、包上铁皮的粗木桩、被称为“恶魔方块”的水泥锥形障碍物,都配置在高潮线和低潮线的水线位置。与他们连在一起的是致命的地雷,地雷不够就用其他爆炸装置,他们的触发引信不祥地指向大海,只要一碰就会爆炸。
然而,追求完美的隆笑尔仍然感到不满意,他下令在沙滩、岩石、沟壑和通往内陆的小路上统统都要布设地雷——各种各样的地雷,从足以把坦克履带炸断的圆盘式反坦克地雷到小巧的人员陵园杀伤地雷。现在,海岸线多万枚各型地雷。隆美尔还希望在进攻开始前再埋下600万枚。他希望最终能给可拿来登陆的海岸线万枚地雷组成的束腰。
在密密麻麻的地雷群与障碍物后面,隆美尔的部下俯瞰着海岸线,守候在被层层带刺铁丝网包围的地堡、混凝土地下掩体和交通壕里。每一门大炮,都在这里居高临下的对着沙滩与大海,这些大炮隐藏在混凝土掩体里,上面是伪装成平民所有的海滨度假屋,炮筒对着沙滩和大海。
上一篇:电气强电弱电装置施行工程的方案
下一篇:金价不断上涨意味着什么